“大夫,孩子最近左小腿后側酸脹厲害,連走路都快成問題了!”“我左小腿后側酸脹已經快一年了,最近變得尤其嚴重,去過很多醫(yī)院看,吃過藥、打過針灸,可是一直沒好,近來感癥狀更加嚴重了。”4月7日,廣安醫(yī)院收住了一位患有腰椎盤突出癥的高中生患者小姚。小姚今年17歲,是一名花季男孩。過去一年,他因左下肢酸脹痛,曾多次出入醫(yī)院,無奈癥狀未見好轉。在打聽到廣安醫(yī)院在腰椎盤突出癥治療方面頗有成效后,便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了廣安醫(yī)院。

(術前)
劉志安副院長經查看MRI(核磁共振成像)結果后,顯示小姚腰5/骶1椎間盤突出,髓核左下方游離,情況已經比較嚴重,遂收住入院。
考慮到小姚年紀較輕,髓核大塊脫出,保守治療1年無效,微創(chuàng)射頻治療亦不適合,行開放手術治療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,但腰椎過早的開放手術創(chuàng)傷大,有較大概率加速腰椎退變等情況,經權衡利弊,醫(yī)院與家人商量后,選擇目前最先進的經脊柱內鏡微創(chuàng)治療方案。
4月8日,在局麻下,劉志安副院長親自實施了腰5/骶1椎間盤突出癥經脊柱內鏡髓核摘除術,術中摘除了大塊脫出髓核組織。

(術中)
摘除后,患者即感左下肢酸脹消失,直腿抬高試驗陰性,2天后即可下地行走,術后10天拆線出院。小姚對療效非常滿意。
(術后)
椎間孔鏡與脊柱內窺鏡類似,是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,它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后方(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)進入椎間孔,在安全工作三角區(qū)實施手術。在椎間盤纖維環(huán)之外做手術,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、神經根、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。然后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、鏡下去除骨質、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(huán)。手術創(chuàng)傷?。浩つw切口僅6mm,如同一個黃豆粒大小,出血不到20ml,術后僅縫1針。是同類手術中對病人創(chuàng)傷最小、效果最好的椎間盤突出微創(chuàng)療法。
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骨科常見病,這種病最易發(fā)于中老年人,但是近幾年來,也頻頻襲向青少年,特別是年齡在13-18歲的青少年學生,占到門診量的5%左右。絕大多數(shù)是因為不注意學習姿勢,缺少保健知識,休息時間過少,身體勞累過度或外傷而引起的。
專家表示,由于以往學生患腰椎間盤突出癥較少,臨床并不是很重視,經常會被誤診為腰肌纖維炎,而這種常規(guī)的治療效果并不好。對于癥狀比較輕,體征不重的患者可以選擇保守治療,但對于癥狀比較重、體征很明顯、影像學上有明顯神經壓迫的巨大游離型,采用脊柱內鏡微創(chuàng)技術,創(chuàng)傷少,療程短,術后不影響脊柱穩(wěn)定性,又能達到解除神經根壓迫目的,不干擾青少年身體發(fā)育成長,無疑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治療方案。